分类目录归档:默认

如果没有选择分类就会默认选择这个分类

决定了,我要做deepseek培训!

从此以后请叫我:AI培训师东波哥😊。

上周六的早上醒来后躺在床上冥想,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我要做ai培训**。

这不是说有人找我做培训或是有公司想跟我合作ai培训才这样想的。虽然这是诱因。

触发我这个想法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我老婆的公司给她们上了一节deepseek培训课,由他们的媒体部同事给她们上的。

她上完后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不知道上了个什么,就照着稿子念了一遍**。

可能现在很多的培训课就是这个水平吧,良莠不齐,导致很多人说现在的ai培训课就是割韭菜。

还有人说:**这还用学?不是有手就会吗**?

有人说:**网上的免费教程大吧,随便下载一个来看就行了**。

还有人说:**b站大把教程,很多收费的教程都可以在上面找到**。

如果是之前的我,很可能就被上面的种种声音劝退了。

但是现在我想通了,**与其让大家去上这种质量不高的课,上了跟没上一样的课,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高质量的课**?

在很多的技术圈子微信群里,大家是很鄙视那些用ai课割韭菜的人的,总觉得这种免费的东西也好意思拿出来卖?

我为什么说我想通了?

我在冥想的时候拿这些问题来问自己,我得到了答案:

卖课就是割韭菜吗?

如果你是把没有什么用的东西卖给别人,别人学了后并没有收获,买的东西完全没有使用价值或其它的价值,这是割韭菜。如果我卖的课确实让别人学到了东西或技能,对他的生活或工作有帮助。那就不是割韭菜?关键是让别人能清楚地感知自己得到了什么。

网上那么多免费的教程,我为什么还要来上课?

很多人经常有种误会:

我收藏了一篇干货文章我就会了。

我买了一套书,我就是看了。

我上了一节课我就懂了。

这都是幻觉,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真的,但是我们在别人面前不愿意承认。

在我跟朋友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我一看就懂,摸一遍就会的东西,别人是没办法达到这个效果的,还是会有很多问题问我。

原因就是我本身是计算机科班出身,有二十多年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学什么都会很快,别人可能看到很多的东西只能看表面,不理解内部是怎么样运转的。

我说过一句话:**聪明人之所以赚不到钱就是因为他总觉得别人和他是一样聪明的**。

学习这件事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样的,同样的九年义务教育,有人就是学霸,有人就是学渣。但是小学的很多知识,大部分人还是能掌握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小学毕业后不断地重复学习重复运用。

我在all in AI创业之前就看到了AI将会是超过移动互联网的一波浪潮这个趋势,我知道往后的起码十年,这个世界都会被AI重塑,所以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不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掌握AI都不晚。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春节期间deepseek的爆火和出圈,让大家都能很方便地免费用上可以媲美chatgpt4能力的国产AI。得益于deepseek本身足够能打,所以AI的实用性大大地增强了,不再是紧跟技术潮流的个人或是公司才能用得上了。大家对deepseek的培训需求爆增,而很多之前搞chatgpt培训的团队也才刚刚把课程内容从chatgpt替换成deepseek,这个时间差上不会相差太多。

既然是市场强需求,那我把课程开发出来的话就是硬通货了,如果我的课程质量够硬,足够能打,那我是不愁没市场的。

说干当然是马上干,我先是准备好了课程的大纲和个人介绍资料。然后就开始打造我的课程了。

我要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课程呢?

我前两天去逛菜市场,我看到了很多的档口,卖鱼的有很多个,卖猪肉的也有很多个,卖菜的更多了。如果我要在那里做生意,是不是要找一个他们都不卖的货品才行呢?其实并不用,你就拿一个萝筐在那里一站,摆出价格的收款码就行了。

同样的道理,是不是别人都做了AI培训课,我就不能做了呢?当然不是,我只要有课程出来,能找到学员就行了。但是为了解决以上我听到的吐槽的问题,我想结合我自身的优势去做一个优质的课程(这不就是给自己上难度了吗?我是有追求的人。)

我的优势是有着20年的IT技术开发和管理的经验,有超过十年的作为讲师的经验,同时在游戏行业沉浸了十五年,有很多的游戏化思维,而且我踏踏实实地是学习研究了两年的AI相关的技术的。同时我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学生的种种问题和小技俩我可是门清,怎么让孩子真正掌握技能我是很有一套的。我还很认可费曼学习法,我要把费曼学习法融合到我的备课和课程流程中去。

在跟deepseek讨论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决定了我的课程特点

- 课程学习的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 融合游戏化思维,让我的课程充满乐趣和挑战。

- 强交互和即时反馈,让学习就像闯关打副本。

- 在学习的过程也是在体验AI如何结合实际业务的过程,充分打开你的大脑,堪比脑机接口。
- 学完之后收获很多的AI小帮手、小工具,让你就像去粤西吃年例:只带了一箱黄老吉,但是吃了一顿海鲜大餐,还打包了很多菜回家,还能拿到主人家的红包。

所以这是一个让你觉得上了一天还想上第二天,让你全程不会想打瞌睡,一直很亢奋;然后还能真正地掌握使用AI工具的技能。

为了照顾到大家自由时间不多的客观情况,我打算开发一天的AI培训课,时长大概是七个小时,为了保证效果,学生规模最好是20个人起,最多200人。

目标很远大,怎么落地呢?

针对这个目标,我又和deepseek聊了很久,一开始它也想得很空很大,在我的一次次纠正和提出建议之后,它慢慢能按我想的给到我方案了。不得不说deepseek还是有点东西的,它能在我想到的方案基础上帮我想得更周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首先我想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了跟没学一样,没有获得感。

为此我想了很多个方案,最终决定使用AI来开发一个小工具,**让学员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学习之前跟学完之后的变化**。

所以周末我花了半天的时间开发好了第一个模块的课程:

开场互动:AI水平摸底。

为了把这个模块做好deepseek给我提了很多又大又空,成本又高,还不好操作的方案,都一一被我否决了,我本来想用简单的白板、纸笔的方式,但是deepseep却给了我一个我没想到的方案。这个方案充分利用到了市面上的AI平台的工具,又让整个交互更上一层楼。我感觉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案。放在AI培训界也是降维打击的存在。

具体是什么方案,我先卖个关子,因为这是我的商业秘密。

我会继续更新我的课程开发进度,如果你也刚好有这块的培训需求,欢迎联系我。我会提供一个你想象不到的高质量的AI培训课。请扫下面的二维码加入群:

我的课程目前只规划了线下培训课,规模是20个人起,价格大概是1000块一个人一天起,量大的话可以再砍一刀。

我的课程会当成一个产品来打造,换言之就是我的这个课程有开发版、测试版、压力测试版、推广版、定制版。

我到时会招募一批试课朋友来帮我测试。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欢迎加入我的课程群,你不但可以成为我的学员,你还可以成为我的合作伙伴;我知道现在很多人都想赚这个钱,只要你能帮我谈成客户,我跟你高比例分成。

我的想法是在我的课程能排满之前都是保持有优势的价格,直到排满了上不过来才会涨价筛选客户。所以想要的话就要趁早了。

mac book pro M1安装mojo问题处理

这两天收到了mojo的邮件,说是支持mac系统了,不过只支持arm芯片,还不支持interl芯片的,刚好我的M1就是受支持的,赶紧第一时间去安装尝尝鲜。

因为我的电脑是从intel版本的系统迁移过来的,所以经常遇到各种问题,像这次我就遇到了问题没能解决,在经过一两次失败之后,今天下午下定决定一定要安装上mojo。于是就有了这篇博客记录。下面我来说一下怎么安装上的:

在终端下安装,终端是勾上了“使用Rosetta打开”的,执行以下命令:

curl https://get.modular.com | sh - && \
modular auth mut_d2fc41f5d81f46a6a8c242f8e572f9d7

报以下的错误:

Sorry, modular is not currently supported on Intel based Macs. Please visit https://www.modular.com/mojo to learn about supported platforms. You can also build and run a Mojo container by following instructions at https://github.com/modularml/mojo

按报错应该是说不支持intel芯片的版本,那应该就是勾上“使用Rosetta打开”就是相当于intel芯片的版本。于是我把这个勾选去掉,再继续执行

curl https://get.modular.com | sh - && \
modular auth mut_d2fc41f5d81f46a6a8c242f8e572f9d7

然后报错换了:

Error: Cannot install in Homebrew on ARM processor in Intel default prefix (/usr/local)!

Please create a new installation in /opt/homebrew using one of the

"Alternative Installs" from:

  https://docs.brew.sh/Installation

You can migrate your previously installed formula list with:

  brew bundle dump

在网上查到一个方法是说执行以下命令:

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于是执行之后看一下最后的提示:

Warning: /opt/homebrew/bin is not in your PATH.

  Instructions on how to configure your shell for Homebrew

  can be found in the 'Next steps' section below.

=> Next steps:

- Run these two commands in your terminal to add Homebrew to your PATH:

    (echo; echo 'eval "$(/opt/homebrew/bin/brew shellenv)"') >> /Users/ydb/.zprofile

    eval "$(/opt/homebrew/bin/brew shellenv)"

- Run brew help to get started

- Further documentation:

    https://docs.brew.sh

按提示在命令行中执行:

(echo; echo 'eval "$(/opt/homebrew/bin/brew shellenv)"') >> /Users/ydb/.zprofileeval "$(/opt/homebrew/bin/brew shellenv)"

回车之后再去安装,竟然神奇地好了。可以正常安装了

继续执行:

modular install mojo

输出安装成功提示:

🔥 Mojo installed! 🔥

Mojo's Python virtual environment created at /Users/ydb/.modular/pkg/packages.modular.com_mojo/venv

Now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s if you are using bash:

echo 'export MODULAR_HOME="/Users/ydb/.modular"' >> ~/.bashrc

echo 'export PATH="/Users/ydb/.modular/pkg/packages.modular.com_mojo/bin:$PATH"' >> ~/.bashrc

source ~/.bashrc

If you are using ZSH,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s:

echo 'export MODULAR_HOME="/Users/ydb/.modular"' >> ~/.zshrc

echo 'export PATH="/Users/ydb/.modular/pkg/packages.modular.com_mojo/bin:$PATH"' >> ~/.zshrc

source ~/.zshrc

Then enter 'mojo' to start the Mojo REPL.

For tool help, enter 'mojo --help'.

For more docs, see https://docs.modular.com/mojo.

再按提示执行:

echo 'export MODULAR_HOME="/Users/ydb/.modular"' >> ~/.zshrc

echo 'export PATH="/Users/ydb/.modular/pkg/packages.modular.com_mojo/bin:$PATH"' >> ~/.zshrc

source ~/.zshrc

然后就测试

mojo --help 

最后出来安装成功之后的提示。到此就成功安装上了,希望这个经验能帮到遇到相同问题的朋友,遇到问题不要无脑复制命令执行,看一下执行命令后的提示,按提示操作一般能解决问题。

本站被黑记

昨天我朋友找我要简历的时候我想把我网站上的个人介绍丢给他让他自己云摘取,但是却反馈说我的网站报有安全问题,上去一看,果然有红色警报,但是一看网址,那不是我的网站地址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用手机打开https://www.dongboge.cn/about,它自动跳转到别的网站了,我再用firefox,safari打开都会自动跳转,不管我是打开上面的个人简介还是主页都会跳转,而且每次跳转的地址都不太一样。于是我确定我的网站是有问题了。

遇到问题不要慌,先来看看症状:

1、在chrome中打开的网址是正常的,虽然有时候会跳转,但是后来打开开的时候是正常的,可能chrome里有自动的安全机制保证了。

2、在微信中打开网址报安全警告,而且打开之后是别的网站。

3、在firefox,safari中打开都是跳转到别的网站,说明不是某一个浏览器的问题,是网站的问题。

4、再去确定是网站代码的问题还是域名问题。先是停掉服务器上的nginx看是不是还能正常访问。发现停了之后就访问不了,说明不是域名劫持,问题就出在了网站的代码上了。

确定是网站的代码问题之后就去看云服务的安全日志有没有问题,虽然发现有很多个安全漏洞报告,但是他们的目的只是让我买他们的安全服务,一个个看过去,发现关系不大,确定不是这个问题。再看网站代码,先从首页开始看,先是index.php,打开文件看没发现异常,于是从它引用的文件一个个看过去。发现wp-blog-head.php这个文件有问题,有几行奇怪的代码,不用正常的英文字母写代码,而是用char()的方式来写,其中还有一行代码是在一行代码的基础上加了很多个空格显示成的两行,而且后面那行是无法直接选中的,于是把这两行代码删除之后再尝试打开网站就正常了。

问题确定了,就是这个问题,印象中这个问题以前也发生过,不知道是不是服务器有漏洞被人利用了把文件修改了。之前有试过后台可能被人暴力破解,已经加了一道门槛,现在又有问题,我再进去后台装了一个安全插件。接下来再看看有没有问题吧。做个网址可真是多问题啊

因为穷,我逃过了万门的镰刀

今天早上看公众号文章的时候“差评”公众号写了万门大学疑似跑路的事,然后在微信中搜索万门,那个经常给我推荐课程,想我买会员的客服已经不回我信息了,我上次跟他交流还是在前两周问他有没有区块链的课程,他说没有。我把差评的这篇公众号转发给他,但是没有任何回应,也许传闻大概是真的了。

其实我挺佩服这个客服的,我一直不买会员,只是偶尔会买一些课程,我只买我真正用得上的课程,例如我买了一门手机摄影的课,还试用看学英语音标的话,而且试用了两次,时间大概有两周吧,就是给我家上小学的娃学习音标用的,但是她还是没有看完那个课程,导致我老婆还在网上另外买了个学习音标的课给她断断续续地学,也是没有学完,也许对于学渣来说不在于买什么课,在哪里买的,不学就是不会学。

对于三百块以下的知识付费服务,我是有消费意愿的,像《得到》《喜马拉雅》《极客时间》《樊登读书会》这些APP我都有消费,但是如果要我买他的VIP会员,要花上万块基本几万块,只因为他的课程多的话,我是不会消费的。因为贫穷,让我的消费观从小就是很谨小慎微的;而且我不觉得我买了这个会员我有时间有毅力去学习这么多知识,更不用说要我参加那种学完所有的课程返还所有学费的活动了。因为我在三七互娱的时候是给新招的校招生上《影响力》这门必修课的,我太知道运营的套路了,我也太知道这种活动的盈利逻辑了,因为能按要求学完课程的人实在太少,而且就算是你学完了,他完全也可以在你返现的阶段给你设很多门槛,你要拿回你的钱还是很难的。

我的直觉告诉我不能贪多贪便宜(因为按他们的算法,VIP会员费用/课程总量算出每门课比单独买便宜很多)所以我没有动心,再有就是这一两年我的经济情况一直不宽裕,要我一下子拿出一万多的闲钱,对我来说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世道不太平,乱世之中能守住道德底线的人不多,所以那些充会员费、年费而且很容易跑路的项目都尽量不要参与,你看中了别人的赠品,别人看上了你的本金,还是不要过度超前消费了,钱在自己手里才是相对安全的。

如何零成本用车

又临近月底,我的车放在停车场已经二十多天没动了。自从搬到市区之后就很少开车了,至于我为什么会买车,那要从八年前说起了,那个时候我还住在番禺,每天上班要去坐公交转地铁加走路,一趟下来起码要五十分钟,遇到等车这些原因就时间更长,要超过一个小时十分钟。当我攒了几万块钱之后我就开始跟老婆计划买车了,买车之前就要先想好怎么用,买车划不划算,于是开始了我们的小算盘。

我当时除了坐公交地铁,还有一条路就是跟别人拼车,从我们小区到科韵路一趟十块钱,一辆车可以拼四个人,也就是说一趟可以赚四十块钱,来回一趟路程是四十公里左右,也就是说这一天的油钱就挣回来了,那剩下的支出就是停车费了,如果公司能报销停车费的话,那这一块的费用就只剩下小区的停车费了;小区的停车费不贵,一个月就四百块,如果在返程的时候还能拼两三个人,那这部分费用也回来了;这样一来,用车的成本就只剩下保险和保养的费用了。整体的用车成本已经很低了。

算好小算盘之后我们就开始看车了,整体对比之后选择了宝马mini countryman,外表漂亮,内部空间也不小,有驾驶乐趣,综合油耗是一公里五毛钱左右。当我把驾驶技术练熟之后我就可以开始发布信息找人拼车了,当时住的小区是好几万人的大社区,在科韵路上班的人很多,不愁没人拼车,只是时间点的问题而已。后来还把一个同事也拉到小区买了房,他就可以跟我一起拼车上下班了,基本上都是三四个人拼车,晚上下班的时候也是两三个邻居一起回家,基本上把油钱和停车费挣了回来,每年的保养和保险就是最大的支出了,还有平时周末外出带家人出去玩的时候偶尔会有磕碰,维修费也都是走保险。车险还是很值得买的,我通过车险修车的钱都好几万了,如果没有车险,真不敢开车。

这样算下来,确实做不到零成本用车,只是说尽量低的成本用车,毕竟车是个损耗品,自从提车的那一天起,你的车就开始贬值了。但是有车之后的活动动半径大了很多,自己的生活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是用钱来换时间和空间了,如何通过提升的时间和空间来获取更大的价值,就要看你对生活、对价值的认知了。

我没有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最近在从事和数字货币相关的业务,花了些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数字货币相关的东西。越学习越发现这个技术是很有前途的,起码他让我能更加深度地去从世界范围内思考业务和“价值”这件事。前几年沉淀学习得到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方法论现在能派得上用场,无非就是怎么样快速地去了解一个行业,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地去观察一个事物。就拿数字货币这件事说,在本阶段,市场是群魔乱舞的,如果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很好地了解过这个币的前世今生就重金投入,很有可能血本无归。而如何才能辨识出里面有价值的币就需要真正地去了解区块链技术、它的白皮书写的是不是合理的、符合价值规律的、是不是一个空壳等等。

我很早之前就因为在微信群里听别的有经验的韭菜说shib最近暴涨了,我也想去分一杯羹,结果一进去就暴跌了。我当时就是很典型的小韭菜,追涨杀跌,不过还好我没有杀跌,知道跌了之后我就装死躺平不动了,一直到前天,我又觉得这个币放得太久了,一直没有动静,虽然买的不多,但是我还是不想错过别的币的机会成本,于是我设置了一个可能少亏,近期有可能达到的价格挂了单。没想到两天之后的今天凌晨,这个币就开始起飞了,我就在起飞的前面就下车了,后面差不多暴涨了一倍。

总结在数字货币这块我是真的没有赚到过钱,一直是亏钱的状态。从中学习了很多赚钱的密诀,但是就没办法这样操作;真的是知易行难啊。不过我交给别人操作的盘子倒是赚了些钱,跟几个朋友搞的量化交易项目,一开始目标是年化20%,我们赚点聚会吃饭的钱。但是后来赚的越来越多了,追投的数额慢慢增加到四五十万的盘子了。我只投了一期两万,只赚了三四千,不过这已经是我最好的数字投资项目了。自己不懂得操盘,就让会操盘的人去执行,自己赚钱,分给别人一点就好。

游戏圈日常八卦(2021-6-11)

今天情报官信息汇总:

曝光无良游戏公司

公司名劣迹
上海次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骗子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棠下涌东路大塘工业区
海南油达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利用招聘进行行业信息套取,要求提供源代码,表格等,地址:广州市开河区棠下二社新围中心路17号锦达信商务大厦A栋508
广州小月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拖欠工资
广州慢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拖欠工资,虚假招聘,地址:棠下荷光路盛达创新园F栋
广州少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恶意拖欠工资,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翰景路3号金星大厦
广州索尔雷神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所有基本信息全是虚假,真实地址为海外某博彩公司,骗子公司

重新做一遍个人网站这件事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我的自媒体一直都是处于沉默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是2020年中我换了一份工作,在换工作之前,一直处于静不下心来的状态,所以也就没有去更新文字或是视频。对我而言,如果要有产出的话,是需要有一个能静下心来的状态的,而进入这个状态的话是不能心里有事或是处于焦虑中的。因为当时在打算换工作,为了在事情谈定之前没有变数,总不能在朋友图、公众号或是视频号表露出来吧。所以我干脆什么也不更新了,就连朋友圈也不怎么更新。换了工作之后一直很忙碌,每天都过得很累,周末有时间都用来陪家人小孩了,所以也没有更新。

直到最近工作安定下来,内心再次变得平静,能沉下心来想事情,同时也开始厌恶眼高手低的自己,决定要行动起来,所以才有了这次迭代。其实在这个网站之前,我是有一个个人博客做了好多年的,域名是我当年还在创业的时候注册的,叫codeo4.cn。不过在写了好几年之后也开始断更了,同时也不知道要写什么了,博客的价值也被自己否定了,于是就放弃了那个博客,域名不续费了,空间也不续费了。直到最近微信视频号可以显示并关联自己的公众号,我尝试着关联一起,我又被自己恶心到了。公众号名叫“鲁逸把汗”,视频号叫“东波说说”首先名字就不统一,logo也不一样,定位也是很分裂,感觉看到了一个人格分裂的自己。正好我一两年前注册了一个域名用于探索开发小程序的,这个域名就是现在看的这个。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一来是和我名字强相关的,二来也比较好记,于是就决定统一这三个地方的名字。说干就干,先是买了腾讯云的主机、备案域名、找人设计logo。然后一件件事地落实

域名备案用时:8天。设计LOGO:10天。期间去调研博客系统是继续用wordpress还是用新出的hexo、hugo,因为我比较看好go语言,而且想用md来写作,首选hugo的,但是因为github访问不顺畅,而且写代发布比较不友好,所以最后还是用回了wordpress。既然有了公众号为什么还要搞个网站呢?主要是因为公众号一天只能发一次文章,而且发过的文章不好修改,发了之后会通知所有的关注者,而且没办法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流量。我个人网站的话可以玩的东西很多,可以一边写文章一边去实践我的技术想法,同时在搞个人网站的时候会接触学习很多网络流量相关的东西,像SEO、前端挂件开发这些东西也可以玩。有了个人的网络主机还可以搞一些个人的小项目放在上面,像简单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啊,小程序开发啊之类的都可以搞,也可以算是技术开发人员的玩具了,主要是折腾这些东西我开心^_^。

重新迭代之后的自媒体形成了一个矩阵:微信视频号:东波哥说。微信公众号:东波哥说。个人网站:dongboge.cn。对这几个渠道我也重新进行了定义,不再墨守一开始给自己限定的范围:例如视频号就只做游戏江湖系列说游戏行业相关的内容、公众号就只写职场干货文章。后续还是以产出量为主,通过输出倒逼自己输入、总结归纳,不再限定某一范围,要做到总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输出跟沉淀。

如果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看待的话,会发现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人生会有不同的感悟,人这个产品一直都是在变化的,所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打破自己、迭代自己、重塑自己的过程。每年你去看过去的自己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很傻B,自己有很多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多做法也是不妥的。要勇于接受自己,改进自己,迭代自己,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世间一直都是在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想通了就好过了。



欢迎关注东波哥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