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项目失败了,但我却悟出了创业的真谛

项目失败了,但我却悟出了创业的真谛

项目失败的消息

上周五的时候我梳理项目时问了一句奇功的项目最近怎么样了,是不是要开始宣传售卖了,他回复了我一个微信语音消息说是取消了,找不来人(找不到客户),刚想告诉我。

我又问了他后续有什么计划,其实就是想看他是不是连创业这件事都被打败了,他说要重新调整一下思路,还是继续卖课程,要用新的思路去做。又说这两个月消耗太大了,精神和精力都被消耗得很严重,想要休息一下。

对于这个结果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所有的一切,我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相似的失败经历

在两年前我刚创业不久的时候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那时候有朋友找到我说要一起合作一个项目,通过我们双方的资源一起做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把我们双方的资源整合然后做一个东西出来卖,这个东西可能是私董会也可能是培训课程。

然后就开始去拱资源,去对标现存的大佬,当前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那批人,像妖怪、海参、李一舟、周琦之类的;一下子感觉自己是跟他们同一档次的人了,然后各种准备:

  • 盘点资源和人脉
  • 准备成立公司主体
  • 做股权架构设计
  • 做融资计划
  • 做项目分工等等

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过度准备。

到最后我们一个东西也没有出来,饭倒是吃了几顿,酒也喝了几顿,见过不少所谓的大咖和投资人,一说到最终有什么实质的东西,谁来把具体的产品做出来,并没有,只是想找外面的人合作。

这个模式从本质上来讲是行得通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走不通。

三个关键问题

有几个点是有疑问的:

1. 合作方的风险考量

如果我作为课程的提供方,我为什么要和你合作?我要为你空出时间档期的话,我的风险是如果时间给了你,我就做不了别的客户,万一到时候你组织不起来怎么办?我的机会成本浪费了谁来买单?

2. 团队磨合问题

一个新的团队在各方面都没有磨合过,你凭什么敢确定一次过就可以成功组织一场大的活动?

3. 信任建立难题

你一个不知名的公司临时拼凑的一个产品,我不知道效果和质量怎么样,我凭什么相信你并为你买单?客户信任怎么建立?

在我看来奇功的项目是没有解决以上问题的,他虽然能拉到不少有知名度的讲师来拼凑成一个讲师团,但是这些人之前并没有一起合作过,无法形成合力。新团队还没有完成过什么小任务小挑战,一下子就要搞个大的,大概率是无法成功的。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信任问题,信任的基础并没有,你一个新的团队,从来没有交付过什么或是让人知道你做过什么,能做什么,就叫别人买单,在这个时代是很难的。

最起码你作为一个媒体你需要不断地刷脸,让大家知道你,看到过你做了什么,能为你付点小钱,信任慢慢建立了之后才可以谈成交。

成交的三个前提

最近刷到一个谈怎么样做生意的几点心得,我觉得还挺对的:

成交的三个前提是:

  1. 需求
  2. 信息
  3. 购买力

经营信任的路径

而所有的经营行为,经营的都是信任,那经营信任的路径是什么呢?

经营信任的路径:

  1. 被看见
  2. 被认可
  3. 被需要

而这三个点又是一个漏斗数据,你只有被大范围地被看见,看见你这个人,看见你的观点,看见你的事迹,看见你的产品总之就是大量地被重复看到被刷到,你才可能会被部分人认可,而这些认可你的人中有部分人是需要你的产品或是服务的,这些人是有需求的,而你的产品服务跟有需求的人的购买力相匹配,最终才会成交。

具体执行策略

如果是按照这个路径来展开工作的话那就比较清楚了:

第一步:被看见

首先你要将你的产品或是服务文字化、图文化、视频化、直播化,让你的产品被各种渠道的人看见。这个动作不是做一次就行,而是每天不断重复地做,就跟出摊、开店、上班一样尽量触达更多的目标客户。

第二步:被认可

然后就是去输出自己的信息、观点和案例去和目标客户建立信任去得到目标客户的认可。

第三步:被需要

最后才是当客户需要的时候你刚好在。

创业的真谛

做生意不是发射火箭,经过长期的准备之后一键点火升空,要么成,要么炸。

它更像是一个园丁,播种、浇水、除草、施肥、除虫、防灾,最终作物在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下成长。

这也是我创业两三年来所得到的感悟,分享给大家。